外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延镐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有成效、主要举措、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思路等几个方面总结汇报了外语学院近年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他指出,外语学院以全国、上海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在加强队伍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培育核心价值观、挖掘专业潜能,抓好党团工作、发挥社团作用等方面卓有成效。学院本着“学生为本、全程育人、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紧密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在全面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在教师方面,学院认真组织学习习总书记的思政讲话精神,组织讲座,解读讲话精神,到兄弟院校调研,开展“课程思政与师德建设”专题研讨会等;以教师激励计划为契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外语学院“外语+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学生方面,注重学生自我管理,以学生为本,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动员的整个过程中,融入诚信礼貌教育和感恩教育;以赛促学,学以致用,依托“今天我主播”“外语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充分带动院内及其他学院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以学生社团(如“浮生”话剧社、“汉服协会”) 为载体,学习古典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学院从领导班子带头示范、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工队伍主动服务、到学生组织自我教育等,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注重提高学生的悟性、定性和灵性。
外语学院院长张玉双结合“中国系列”课程《商务中国》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申报重点汇报了外语学院在课程思政方面所做的思考。她强调,立足现实发展,大学更应注重为治国理政培养人才,发挥外语专业特色及优势,不忘根本,保持中国特色;立足专业学习,引导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立足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应当全方面、全环节覆盖。外语学院副院长王桂云、各专业负责人就如何在国内外文化比较教学中凸显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文化及师生在学科建设、教书育人方面的探索等一并作了补充。外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余绘平就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应对措施等三方面对就业工作进行了汇报。
翁德玮副书记听完汇报以后,对外语学院的思政和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外语学院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准备充分,思政工作及就业工作做得扎实且富有成效。她强调,要深入探讨高校的思政工作,要整体把握思政工作的概念,在具体落实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做出特色,一是课程思政要着力于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有效借鉴“他山之石”,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载体上做出积极引导;二是要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深化外语学院“朋辈发展中心”及特色社团的建设,挖掘大学生朋辈引领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三是要继续将“教师激励计划”项目化,做到思政工作有目标、有内容、有方向,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吸引力,更加注重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育人能力培养。
此次调研体现了学校对思政工作和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针对下一阶段的任务进行了有效交流,为今后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撰稿:张嘉惠 摄影:蔡琪 审核:张延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