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成果形式 | 成果名称 | 发表或出版时间 | 发表刊物或出版社 | 核心期刊备注 |
任常毅 | 著述 | 诱降汪精卫秘录 | 1987 | 江苏古籍出版社 | |
任常毅 | 著述 | 日华“和平工作”秘史 | 1988 | 江苏古籍出版社 | |
任常毅 | 著述 | 战前华北风云录 | 1988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任常毅 | 著述 | 现代中日常用汉字对比字典 | 1996 | 北京出版社 | |
任常毅 | 著述 | 实用日语会话 | 1996 | 北京出版社 | |
任常毅 | 著述 | 世界地理概況 | 2005.1 | 立信出版社 | |
任常毅 | 著述 | 美しい文章を書こう | 2006 | 百家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芥川与汉文学 | 1998 | 日本学论丛,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芥川与汉文学—其表与里 | 2003 | 日本学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芥川与汉文学—围绕汉诗 | 1996 | 日语教育与研究,北京师大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中日方言分布要因论 | 1989 | 日本学论丛,中国科学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从日军宣传计划看七七事变的真相 | 1989 | 档案与历史 | |
任常毅 | 论文 | 里见甫与宏济善堂 | 1989 | 文史资料 中国社科院 | |
任常毅 | 论文 | 里见甫与宏济善堂 | 1989 | 台湾人物与历史转载 | |
任常毅 | 论文 |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研究概略 | 1992 | 日本“中国研究日报” | |
任常毅 | 主编 | 大学生活指南 | 1998.11 | 辽宁师范大学 | |
任常毅 | 翻译 | 对日本教育的思考 | 2000.1 | 科教译丛 | |
任常毅 | 翻译 | 中国人の見た日本(中国人眼中的日本) | 2000 | 日本侨报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谈高职的日语课堂教学 | 2002.12 | 上海商业技术学院 | |
任常毅 | 论文 | 关于高职(专科)日语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 | 2005.12 | 中国文化教育研究 | 国际中文核心期刊 |
任常毅 | 论文 | 芥川龙之介与其周围的女性-关于芥川之死 | 2006.1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任常毅 | 论文 | 芥川龙之介与其周围的女性-关于芥川之死 | 2006.7 | 社科研究 | 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社科类核心期刊 |
任常毅 | 论文 | 不同的形象,不争的事实 | 2006.8 | 社科研究 | 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社科类核心期刊 |
任常毅 | 论文 | 历史的一面镜子-透视8月15日这特殊日子 | 2006.9 | 社科研究 | 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社科类核心期刊 |
任常毅 | 论文 | 精心编织的谎言 远未肃清的余毒-试析战争文学代表作《长江三角洲》 | 2006.10 | 社科研究 | 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社科类核心期刊 |
任常毅 | 论文 | 一部兴衰史 数条河川源 | 2007.1 | 社科研究 | 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社科类核心期刊 |
任常毅 | 论文-第二作者 | 并非因为肤色-对有吉佐和子的《非色》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2007.8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
任常毅 | 第一著者 | 近现代日语文学史 | 2007.11 | 香港新闻出版社 | |
任常毅 | 编著-第一作者 | 楽しき古典 | 2008.10 | 复旦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从“吃”文化中的中日区别 | 2008.1 | 核心研究月刊 | 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社科类核心期刊 |
任常毅 | 论文 | 千结愁肠苦 几缕女人情-芥川龙之介死因探究 | 2008.5 | 核心科学杂志 | 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社科类核心期刊 |
任常毅 | 论文 | 日本女性の恋愛観ー文学的視角からの考察 | 2008.12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第二作者 | 中日の忌み言葉の考察 | 2009.12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新中国60年中日关系面面观 | 2009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任常毅 | 翻译 | 对毛泽东之我见 | 2000.7 | 党史研究 | |
任常毅 | 论文 | 芥川与汉文学 | 1998.6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中日关系面面观 | 2009.12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
任常毅 | 翻译 | 日軍在华北战场使用细菌 | 1997.6 | 革命史档案 | |
任常毅 | 论文 | 相离相近姐妹情-----试析《诗经》与《万叶集》异同 | 1987.4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
任常毅 | 论文 | 试析中日文学作品中的“狐像” | 2009.6 | 西北师大学报 | |
江虹 | 论文 | 中国沿海城市娱乐产业的发展————来自上海,深圳的报告 | 1998.7 | 财团法人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主编《福冈・亚洲研究报告1998》1998第7期 | |
江虹 | 论文 | 日语听力和口语教学初探 | 2004.9 |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
江虹 | 论文 | 解析国际贸易中FOB的价格术语疑问 | 2006.2 | 供销合作社经济 | |
江虹 | 论文 | 日本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的分析 | 2006.6 | 华东经济管理 | |
江虹 | 译著 | 日本现代流通论(新版) | 2009.9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22万字 |
江虹 | 论文 | 日本研究生院的变迁 | 2009.4 | 扬州大学学报 | 中文核心 |
江虹 | 论文 | 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模式、作用及意义解析 | 2009.5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
张园园 | 论文 | 諺から見た日本の民族的特色 | 2008.6 | 华商 | |
张园园 | 编著-第三作者 | 楽しき古典 | 2008.10 | 复旦出版社 | |
张园园 | 论文 | 中日共感覚的な表現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 2008.8 | 理论纵横 | 山东省优秀期刊 |
张园园 | 论文 | 日中同形語についてのー考察ー日本語で形容動詞になるものに限って | 2008.12 | 外语教学与文化 | |
张园园 | 论文 | 『紫式部日記』における内面部の憂愁とその原因の一考察 | 2009.4 | 西北师大学报 | |
张园园 | 论文 | 『日中同形語における対訳辞典の記述の問題』 | 2009.12 | 外语教学与文化 | |
张园园 | 论文 | 浅谈中日同形词的语法意义 | 2010.12 | 日语知识 | |
吴菲 | 论文 | 日语音声教学的体会-以吴方言地区为中心 | 2006.4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
吴菲 | 论文 | 浅议日文中古语助动词和现代语助动词的区别 | 2006.12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
吴菲 | 论文 | 关于意译与语言的背景知识-以日本文学为例 | 2007.4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吴菲 | 论文 | 并非因为肤色-对有吉佐和子的《非色》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2007.8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
吴菲 | 论文 | “不信之时”的女性话语及日本的女性主义运动 | 2008.1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吴菲 | 论文 | 现代日语的词汇特征 | 2008.6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吴菲 | 论文 | 孤児根性というてがかりーー『伊豆の踊り子」について | 2008.12 | 外语教学与文化 | |
洪伟民 | 论文 | 关于“三言”作品写作年代的若干问题 | 1985年7月 | 《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 |
洪伟民 | 论文 | 美感经验中的主观意识作用 | 1987年5月 | 《中国纺织美术》 | |
洪伟民 | 论文 | 李贄の欲望観 | 1996年3月 | 大阪府立大学大学院综合科学研究科编、《文化学研究集录》第4号 | |
洪伟民 | 论文 | 求道与殉道——吉田松荫和武士道 | 1996年第三期 |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编《日本研究》 | |
洪伟民 | 论文 | 王艮の欲望観 | 1997年3月 | 大阪府立大学大学院人间文化学研究科编、《人间文化学研究集录》第5号 | |
洪伟民 | 论文 | 中元節・盂蘭盆会における「孝」について | 2001年3月 | 大阪府立大学大学院人间文化学研究科编《人间文化学研究集录》第10号、 | |
洪伟民 | 编写者 | 日本的年中行事(上/下) | 2003年2月 |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日本卷》(主编•胡令远)所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洪伟民 | 论文 | 吉田松陰における国家観について——山県太華との論争を通して | 2003年3月 | 大阪府立大学大学院人间文化学研究科编、《人间文化学研究集录》第12号 | |
洪伟民 | 论文 | 吉田松荫的忠孝观 | 2003年12月 |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集林》 | |
洪伟民 | 论文 | 吉田松陰の人間像について――その教育者、或いは革命者という評価を中心に | 2004年3月 | 大阪府立大学人文学会编《人文学会集》第22号 | |
洪伟民 | 论文 | 現代中国の結婚式における「孝」の一考察――中日比較の視点から | 2005年3月 | 大阪府立大学人文学会编《人文学会集》第23号 | |
洪伟民 | 编写者 | 汉语双通道(汉语/英语、日语、上海话对照) | 2005年9月 | 海南出版社 | |
洪伟民 | 论文 | 日语口语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以日语语感为中心 | 2005.3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
洪伟民 | 编写者 | 汉语双通道-普通话上海话比照教材 | 2005.8 | 海南出版社 | |
洪伟民 | 论文 | 日中における「忠孝観」の比較――吉田松陰の『講孟余話』を中心に | 2007年3月 | 大阪府立大学人文学会编《人文学会集》第25号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洪伟民 | 论文 | 報徳思想と和諧社会――公共哲学の視点から | 2007年3月 | 国际二宫尊德思想学会编、《报德学》第四期 | |
洪伟民 | 论文 | 从中日关系看“东亚共同体”——“以历史认识问题”为中心 | 2007年10月 | 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编、《大连近代史研究》、第四卷、 辽宁人民出版社 | |
洪伟民 | 论文 | 日本の年中行事について | 2008年6月 |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西北师大学报编辑部 | |
洪伟民 | 论文 | 从“毒饺子事件”看中日关系 | 2008年9月 | 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编、《大连近代史研究》、第五卷、 辽宁人民出版社 | |
洪伟民 | 论文 | 从中日比较的视点谈便利店的“便利”——以铃木敏文的经营理念为中心 | 2009年3月 | 大阪府立大学人文学会编、《人文学会集》第27号 | |
洪伟民 | 论文 | 「そうして」と「そして」について——「標準日本語」を中心に | 2009年3月 | 薛豹主编、《日本学论丛》所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洪伟民 | 论文 | 试论鸠山内阁的外交战略调整 | 2009年12月 | 日本研究 | 中文社科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
洪伟民 | 论文 | 从比较文化的视点看中日“忠孝观”之异同 | 2009年10月 | 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编、《大连近代史研究》第六卷、 辽宁人民出版社 | |
李维彬 | 论文 | 谈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教育的着力方向 | 2006.1 | 教育与职业 | 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 |
李维彬 | 论文-第二作者 | 「そうして」と「そして」についてー「標準日本語」を中心に | 2007.3 | 日本学论丛 | |
李维彬 | 论文 | 日语教学中的母语语法问题 | 2007.12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李维彬 | 论文 | 克服汉语母语思维对日语习得的负迁移-再论日语教学中的汉语母语语法问题 | 2008.3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李维彬 | 论文 | 谈汉语语法及中文表达能力对日语教学的重要性 | 2008.6 | 教育与职业 | 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 |
李维彬 | 论文 | 为什么要重视国际关系中的“文明”因素-也谈“文明冲突论”的一点启示 | 2008.6 | 社会科学战线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李维彬 | 论文 | 当代中国大学外语教育方式的探讨-从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协作的“多位一体”谈起 | 2008.12 | 外语教学与文化 | |
李维彬 | 论文 | 报德思想与和谐社会-「三農」問題から日本の対中経済援助を考える | 2009.3 | 報德学(日本) | |
朱晨昭 | 论文 | 日本における高齢者の雇用問題――政府と企業の対策を中心に | 2007.12 | 『Magis』(桜美林国際学論集) | |
朱晨昭 | 论文 | 日本企業のCSR活動 | 2007.3 | 『報徳学』(国際二宮尊徳思想学会) | |
朱晨昭 | 论文 | 关于日本政府应对高龄者就业问题所采取对策的探讨 | 2008.8 | 科技信息 | 山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朱晨昭 | 论文 |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2008.7 | 中外企业家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朱晨昭 | 论文 | 日本型経営の動揺とその行方--人事管理を中心に | 2008.12 | 外语教学与文化 | |
朱晨昭 | 论文 | 浅谈大学日语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日语人才 | 2009.4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张燕 | 论文 | 端午节的节句看日本的受容内容 | 2007 |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论文集 | |
张燕 | 论文 | 日本の七夕における中国からの受容について | 2009.4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张燕 | 论文 | 日本における重陽節の輸入と停廃 | 2009.4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周蕾 | 论文 | 试论推进民间借贷合法化 | 2007.9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 |
周蕾 | 论文 | 解读福田政权的中美关系 | 2008.6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周蕾 | 论文 | 日本の私立大学を脅かす現状 | 2009.4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金燕玲 | 论文 | 中韩日文对比-从社会交往行为角度 | 2007.4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金燕玲 | 翻译 | 多元并存-2007年中韩当代艺术交流 | 2007.1 | 上海良渚文化艺术馆 | |
金燕玲 | 论文 | 神道的变容-神道和道教,佛教,儒教 | 2008.6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金燕玲 | 论文 | 日本の贈答文化 | 2008.12 | 外语教学与文化 | |
郭雪咏 | 论文 | 论二宫尊德研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 2007.3 | 华东二宫尊德思想研究年会 | |
郭雪咏 | 论文 | 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与武士道 | 2007.8 | 科技信息 | 山东省优秀期刊 |
郭雪咏 | 论文 | 大学日语精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 2007.8 | 中国教育创新 | |
郭雪咏 | 翻译 | 現代に挑むー哲学 | | 学文社 | |
郭雪咏 | 论文 | 从“自然的秩序观”到“作为的秩序观”-近世日本儒教的变迁 | 2008.6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郭雪咏 | 论文 | 儒教と神道ー儒教と日本固有思想との共存および融合 | 2008.12 | 外语教学与文化 | |
郭雪咏 | 论文 | 儒教与天皇制 | 2009.6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张达 | 论文(第二作者) | 芥川龙之介与其周围的女性-关于芥川之死 | 2006.1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张达 | 第二著者 | 近现代日语文学史 | 2007.11 | 香港新闻出版社 | |
张达 | 论文 | 川端康成の下町情緒――『浅草紅団』にめぐって | 2008.6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张达 | 编著-第二作者 | 楽しき古典 | 2008.10 | 复旦出版社 | |
张达 | 论文 | 浅草――庶民の町 | 2008.12 | 外语教学与文化 | |
张达 | 论文 | 日汉翻译理论与技巧课程教学改革之探讨 | 2009.12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
马淑琨 | 翻译 | 人生的选择 | 2005 | 山东友谊出版社 | |
马淑琨 | 论文 | 大江健三郎文学世界的精神危机拯救之路-从封闭的世界到自我救赎,关注众生 | 2007.1 | 陕西教育 | |
马淑琨 | 论文 |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特色简析 | 2007.2 | 社科研究 | 世界华文传播媒体协会社科类核心期刊 |
马淑琨 | 论文 | 涵养结晶-大江健三郎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 2007.4 | 上海商学院学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马淑琨 | 论文 |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特色简析 | 2007.6 | 济南大学学报 | |
马淑琨 | 第三著者 | 近现代日语文学史 | 2007.11 | 香港新闻出版社 | |
马淑琨 | 论文 |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前期作品中森的思想-围绕“饲育”“芽むしり仔撃ち” | 2008.6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叶继峰 | 论文第2作者 | 「吃」という視点から見られる 日中間の文化差異 | 2008.6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叶继峰 | 论文 | 『麦死なず』における私小説的性格 | 2008.6 | 西北师大学报 | 全国综合性中文类核心期刊 |
叶继峰 | 论文 | 石坂文学の特徴と魅力 ――『青い山脈』で検証 | 2009 | 外语教学与文化 | |
叶继峰 | 论文 | 『注文の多い料理店』――絶賛な出演 | 2009.1 | 《理论纵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