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院院长张玉双教授主持发言)
12月1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克非从翻译的基本定义出发,探究关于翻译的三个研究维度,认为翻译是语言文化的选择、迁移、交汇、存储和再生的功用,以及翻译的居中性的特征。
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阐释了翻译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与海外传播的问题。从最初国家形象及其传播与再现到西方的“东方学”和“汉学”的批判,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逐渐在转变,我们不仅要研究传统的以语言作为表达媒介的翻译,更要关注作为国家形象建构之载体的文化翻译。这样,我们才能用世界通用的语言来讲好中国的故事。
韩国首尔东国大学金英敏以诗歌、翻译和世界文学为题,探究了诗歌翻译的问题,所谓的诗歌不可译性也可从文化角度做出转变。
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以中国新诗形成中产生四个疑惑为出发点:为什么中国新诗中除了自由体外看不到别的西方诗体;主导新诗运动的《新青年》翻译了什么西方名诗;是先有原创白话新诗,还是先有白话译诗;白话自由诗真的是胡适“最早吗”,为我们一一做了解答
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光林教授以如何破解珍珑: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第三种力量为题,提出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应避免自我东方主义,避免迎合西方,避免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在翻译总,不能忽视市场读者的反应,要兼并、融合,才能达到效果。
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提出以“翻译诗学观念”为核心的诗歌翻译基本原则,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诗歌翻译/文学翻译的文化立场与策略不尽相同,但至少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中国当下,应该将“翻译诗学观念”作为指导翻译实践的原则。
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以三个问题为主线,“What?Why?How?”探究当前西方叙事学前言与不足,并结合当代西方叙事学和翻译,提出如何翻译和听说就当代西方叙事学前言理论。
南开大学吕世生教授带我们探讨了中“走出去”翻译实践的独特性:翻译目标取向与目标文化接受分析。一种文化处于中心地位时,对于边缘文化的需求相对较弱,因此,对边缘文化的异质性的宽容性相对下降。边缘文化主动进入中心文化时,所面临的排斥力量相对较大,“译出”文本的文化异质性被保留的程度相对下降,原文本就必须做出较大程度的改变。这是中国文化“译出”翻译目标语接受的独特性表现。由于这种社会文化关系制约,中国的“译入”与“译出”翻译目标取向就产生了差别。目标取向的差别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翻译与文化互为因果的表现,这是中国“译出”翻译独特性的另一体现。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在闭幕式致辞。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探讨了上海商学院外语学院教师科研方向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外语教师长期没有科研成果发表的困难和问题,参会的翻译团队及科研团队成员都认为受益匪浅。